回忆一下自己的儿时经历,每次当一些长辈略带开玩笑的语气发问:XXX,你长大要当什么呀?或者,去哪所大学读书时,答案总是充满着自信和向往。那时候,科学家这个职业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清北两个顶尖高校似乎也并不是遥不可及。
时光在往后推移,高一的课堂上,我记得当一位年轻教师介绍自己说,她来自本省某师范类院校时,教室里一片起哄和哗然。在同学们眼中,这学校自己根本不会考虑。
再后来呢,那位老师的学校已经成为本省填报志愿的众多学子永远做不出来的美梦。很多学生用力挣扎,所盼所想只是如何跨入本科,如何跨入二本,如何跨入一本......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经历感受和笔者极为相似,那么可以使用一种理论观点来解释。
可以认为,对于我们而言,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从你儿时起就一直在发展变化。
自我效能感是我们对于自己能力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说,它并不是能力本身,只是我们自己的一种能力判断。同时,研究者们也认为,两者的发展程度并不一定是一致的。
·图片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创立者——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自我效能感理论不断发展并得到实证研究的大量支持/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在幼年时期,自我效能感的维持更多的来自外界的声音和一些简单的活动,这时它的发展是很少遇到一些不利因素的阻碍。
但是,随着个体逐渐成长,接触越来越多的活动并不断积累活动经验,自身的效能感水平就开始发生改变。
对于学生时代的个体而言,学习和考试几乎可以是效能感的重要来源之首,这些重要活动的结果同时会让个体形成具体的学业效能感,使得个体对学业充满信心或者感到绝望,并在高考结束后的分流时期完成一个分水岭式的重要调整。
站在不同的分水岭上,你会给自己贴上天之骄子或失败者的标签,让你在后面的生活里更积极主动或者更消极无为。
等到大学毕业时,你还未就业,漫天的就业焦虑信息就向乌云里的雨丝不断拍击着你的脑门,让你看不到出路。
图片为2009年至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变化趋势图;自上世纪末进行大学扩招以来,高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增至2020的874万,最新统计则显示,2021年的毕业生人数为909万。近年来,每年的高校毕业季都被部分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网络时代信息迅捷,你无法拒绝手机和互联网,闲暇时候还会在微博或者抖音之类的社交分享平台上走走看看,看到他人或光鲜亮丽的人生叙事,又或者是糟糕透顶的无尽叹息。前者总会让你比较自身,后者又总是一种示例。你还能做什么呢?网络新词更是在不断向你输送社会观念:阶层固化,996福报,内卷,打工人......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人生旅程,许多人的自我效能感被现实和经历不断修正,低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使得这些人彻底做出放弃某些人生选项的决策。
读到这里,是不是感觉笔者也在贩卖焦虑?但这并不是这篇文章的初衷,这篇文章叫窥探。因为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很多人都看不到自己的生活是在怎样影响着你的效能感,也感受不到,自己的效能感又在如何影响着你接下来的决策和作为。希望大家看到这里,能窥探到生涯生活里的这一角,也可以尝试着去想去做,如何去养护自己的效能感,而不是让它被肆意的摧残。
网络时代信息迅捷,你无法拒绝手机和互联网,闲暇时候还会在微博或者抖音之类的社交分享平台上走走看看,看到他人或光鲜亮丽的人生叙事,又或者是糟糕透顶的无尽叹息。前者总会让你比较自身,后者又总是一种示例。你还能做什么呢?网络新词更是在不断向你输送社会观念:阶层固化,996福报,内卷,打工人......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人生旅程,许多人的自我效能感被现实和经历不断修正,低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使得这些人彻底做出放弃某些人生选项的决策。
读到这里,是不是感觉笔者也在贩卖焦虑?但这并不是这篇文章的初衷,这篇文章叫窥探。因为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很多人都看不到自己的生活是在怎样影响着你的效能感,也感受不到,自己的效能感又在如何影响着你接下来的决策和作为。希望大家看到这里,能窥探到生涯生活里的这一角,也可以尝试着去想去做,如何去养护自己的效能感,而不是让它被肆意的摧残。